大年初二是我国阴历一年之中的第二天,亦是正月第二天,这一天又名“姑爷节”、“迎婿日”。女儿要“回娘家”,其夫婿也要同行给岳父岳母拜年,此外这天还有吃“开年饭”、祭财神等风俗。
有一句民谚这样说:“正月初二路上看,尽是小生和小旦”。说的便是大年初二这一天,满大街都是拎着礼物,预备随妻子回娘家的男人。
在这一天,女婿要给岳父、岳母拜年,尽一份孝心,一家人叙叙旧、话话家常,老少团圆,其乐融融。
“能够逛逛亲属和朋友这些玩玩,聊聊天。便是嫁过来的女儿要回娘家看看她妈,姑爷跟着媳妇去的,一同跟着回娘家,去媳妇家看看老岳母和老丈人。”
“初二的回娘家拜年,拜年拜到初七初八的,带着姑爷回去拜年。结了婚就去拜年,买点东西去,白叟又给他点压岁钱那些。”
大年初二除了是“归宁”日,也是吃“开年饭”的日子。依照传统说法,大年初一迎新要吃斋,初二免除斋禁,俗称“开年”。
所谓“开年饭”便是吃一顿丰富的菜肴,涵义来年五谷丰登、风调雨顺。而吃的各类食材也有考究,比方吃鸡涵义“大吉大利”,吃蒜比方能写会算,说葱对应聪明,吃韭菜涵义长长久久,吃芹菜则比方勤劳吃苦等等。但是老昆明人的“开年”除了吃开年饭外,还有特有的“四件套”。
“初二的话就叫‘开年’了。一般街上,100多年前这个街上,会有卖四件套的东西,这个四件套是什么?一个是发竹,两捆发竹。或许我们不了解什么是发竹,其实便是水竹。两捆水竹、两扎韭菜、两条活鱼,然后还有两块糖。这么多东西就一套的买回家中,买回家里放在灶台上,也是敬灶神用的,然后又纷繁出去拜年。”
大年初二也是老昆明人迎接财神的日子,民间流传着“初一初二不出钱,初三初四财会来”的说法。因而,人们习气早早买好整个春节期间所需的食物,就为了讨个“不出钱”、“不破财”的好彩头。
“在传统的老昆明春节的时分,必定会有一个大米花团。那个大米花团拿来干什么?也是拿来敬财神的,叫‘五福贡’。大米花团必定有,别的还要配四种,比方说黄果、佛手、香橼、大草这一类的,和那个大米花团凑成‘五福贡’,拿来供着敬财神的。”
吃“开年饭”、祭财神,大年初二的风俗,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;一起,与最亲的人话话家常,在温馨团圆中,让爱有处安放。